王德順,瀋陽人。為了那一天,他足足準備了六十年。
    雖然常聽到機會是為了準備好的人存在的,雖然也常聽到機會是為了能有勇氣掌握契機的人存在的,太多重要的關鍵,在心上面對與抉擇的那一刻,是神秘且曖昧不明的。在還沒遇見之前,沒有人明白自己為了甚麼準備,也很少有人知道自己具備著甚麼樣的勇氣。

    為了和朋友約好的,也是自己想跑的太魯閣馬拉松,從半年前開始有計畫地瘦身。
    原本只是為了完跑一次小於四小時的馬拉松,對於我這個平日繁忙,原本以為自己無法充分做運動準備的人而言,應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四年前,曾經在台北馬的路途中在終點前被阿嬤追過,深知自己是如此地不足。
    先從控制飲食開始,然後雨天跑跑步機,晴天就儘量跑外面。夏天炎熱,躲在家跑是最好且舒服的方法。但躲在家就可能不想跑,或賴在床上沒動力跑。日常的諸事已經很累了,隨便都可以為自己想很多藉口不跑。
    飲食控制也非易事。特地上網找了一日基礎代謝率和T.D.E.E.一日熱量總計的算法,然後在生活裡估算自己可能採取的飲食方式,開始限制並調整自己可能的熱量攝取,同時堅持自己每日運動的日耗卡路里量。從四月到現在,我已經從68減輕到63公斤。現在的計劃是: 明天我想吃甚麼,今天我就必須把可能多出來的卡路里量先跑完,至少才能維持著現在的體重。因為體重對於跑步配速,是相當重要的事。
    上星期日,我再度啟動將近半年未曾進行的自發性半馬,從摔飛機的內溝溪入基隆河口,沿右岸跑到大直再跑回出發點,二十一公里在兩小時之內完成,用實績證實了對自己操練的成效。
    但這只是起點,距離太魯閣馬拉松還有兩個月的時間。
    我需要的,是如王德順般,恆久的"足足準備"。

    現在在體重有了明顯的減輕後,感覺身體對能量的使用效率變好,睡眠品質和精神也變好。然而對於飢餓的感覺,也變得更清晰明確了。
    當心上的負擔如體重般減輕的時候,是不是對於生命的各項感受,也會重新敏銳清晰起來?
    當跑多了的時候,自己漸漸有了這樣的感覺:

    痛的原因,時常不是傷,只是疲憊。
    對於心而言,過多的懸念是疲憊最常的原因。
    放下念頭,讓心得以從長期的疲憊中得以解脫休息。
    就遠離了最常的痛。

    要學會承受飢餓。有許多細胞儲存了我們其實並不需要的東西,不要一直餵養牠們。
    要學會擁抱孤獨。有許多思索與想望,是沒有結論也不必要的,不要一直重複迴圈。

    然後,我開始練爬坡。這是我最近的新課題。
    顯然地需要按部就班地有層次地訓練。我沒有請教練,我儘量避免把自己操傷。因此我不強求,但我在有感覺自己在進步的限度裡不斷探求自己的極限。

    愛 我 所 愛   為 所 欲 為   日 復 一 日

    所       我   欲       所   一       復
    我       所   所       欲   復       一
    愛 所 我 愛   為 欲 所 為   日 一 復 日

    這是從晚安詩裡那裏得來的搞笑靈感。但如果人生這三項都能同時出現,將會是多麼幸福。

    失去的其實沒有失去,所有的一切都是足足準備的過程。
    悲傷和眼淚,疼痛與汗水,誤解與釋懷,也都是一樣需要的。
    不要給自己藉口裹足不前。一切都還來得及,只要出發,就沒有悔恨。

    這樣我覺得爆鯉龍進化應該要收集999隻鯉魚王才有那種精神,就像以前太十要在雷平原閃過兩百道落雷成功才能拿到金星聖印一樣,要經典。要讓人烙印在靈魂裡的那一種。
    離題了,我今晚要繼續爬坡,並且耗完每天既定的850kcal。

    殘葉稽首。
    再開,自介。
    喜歡打電動,喜歡看漫畫,卻沒有時間,必須要為自己選擇的職志忙得不可開交的中年廢男。
    正走在學習面對自己、控制自己、對得起自己的上坡路,還有肉體上的下坡路。
    不再談愛。愛不是用來談的。
    很想用腳環島,我已經有這個念頭,有一天我會。
    而且我知道誰會跟。

    就先這樣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瘦身 長跑 清心
    全站熱搜

    殘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